为什么智能手机越来越难卖了?为什么智能手机的普及率在下降?手机市场出货量下降有几个原因:1。智能手机普及率高,智能手机市场对手机行业的人意味着什么?手机行业的人向从事手机行业的人致敬,随着中国智能手机市场的逐渐饱和,市场增量放缓,智能手机出货量达到1.49亿部,智能手机普及率从2012年的55.4%提升至97.4%。
据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《2016-2021年中国智能手机行业市场需求预测及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》显示,2012年,中国手机市场年出货量为3.62亿部,智能手机占2.24亿部。2013年,中国智能手机出货量超过3亿部。据前瞻产业研究院分析,2013-2014年,国内市场开始饱和,海外市场开始普及。经过2011-2012年的快速普及,国内智能手机市场的第一波普及在2013年下半年落下帷幕,渗透率超过50%,已经饱和。
这是中国手机品牌激动人心的时刻。但某种程度上也充满了挑战,核心是销售额在增长,但利润却停滞不前;手机品牌定位差异化,行业竞争从设备本身转向用户体验和服务。如何开拓新的利润空间?如何让品牌更强大?近日,在由【友盟】和天猫移动联合主办的手机行业前沿论坛上,KantarDivisionInsights大中华区CEODeependerRana从全球视角分享了手机市场的格局和机遇。
我住在一个线下做手机的小店,在老家镇上,外加一个电信代理。从业五年多,感觉手机越来越难卖了,越来越难卖了,运营商生意越来越难做了。手机行业已经过了野蛮发展的时代!首先,从厂商的角度来说,目前全球厂商只剩下三星、华为、苹果、荣耀、小米(包括红米)、oppo(包括其子品牌realme、一加相关品牌)、VIVO(包括IQOO),其他的逐渐变成了别人。
一个新的品牌或者厂商要崛起,只有通过突破性创新或者革命性创新才有可能崛起,比如电池创新,柔性屏的再创新。这只是我个人的看法。就销售市场而言,现在是刀山人海,线下渠道,经销商、代理商、零售商销量低,库存周转资金大,生存压力大。线上销售被厂商官方旗舰店和平台自营旗舰店瓜分大部分销售,其他小店也难以生存。
有手机相机行业人士解释,全球智能手机已经进入存量时代,行业一直在不断创新。各大品牌手机都在各个领域寻求技术创新和销量突破。上游相机厂商也在不遗余力地追求相机产品的创新。上游相机厂商不仅在围绕镜头技术本身进行创新,也对智能汽车、AR/VR等新领域的相机技术发展充满热情。随着市场规模越来越大,技术升级已经成为一种趋势。由于用户对手机拍照性能的需求越来越高,以及手机拍照技术的不断创新和升级,未来将逐步向多摄像头、CIS高像素、7P/8P、玻璃钢混合、潜望镜镜头、3DSensingTOF等多个方向发展。
【双12暖冬】首发班会员买一年送半年!还有书,限量周边礼品给你抽!去看看吧> >搜索成为第二大手机应用。非文本搜索正在成为一种趋势。刘丽娟Liz8在8年前订阅了该专栏,移动搜索呈现出欣欣向荣的局面。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(CNNIC)近日发布的《2014年中国网民搜索行为研究报告》显示,今年上半年,中国移动搜索引擎用户规模达4.0583亿,到今年第二季度,已经超过移动新闻,成为除移动即时通讯之外的第二大手机应用。
2020年上半年,华为(含荣耀)、vivo(含IQOO)、OPPO(含realme)销量排名前三,三家厂商总销量占中国智能手机市场份额近72%。2020年上半年中国智能手机市场主要品牌市场份额数据来源:公开资料:2020年6月,国内手机市场总出货量共计1.53亿部,同比下降17.7%。智能手机出货量达到1.49亿部,智能手机普及率从2012年的55.4%提升至97.4%。
中国智能手机出货量下降。智能手机是智能通信领域的代表。工信部数据显示,2012-2022年中国智能手机出货量总体呈现先升后降的趋势。2016年,中国智能手机出货量达到峰值,达到5.22亿部,之后开始下滑。2022年前十一个月,中国智能手机出货量2.37亿部,同比下降23.55%。智能手机市场的参与者格局相对稳定。2022年第三季度,中国智能手机市场主要参与者的格局相对稳定,前五大品牌包括vivo、荣耀、OPPO、苹果和小米。
注:以上数据为2022年第三季度数据。中国移动用户规模略有增长。从三大运营商公布的数据来看,2017-2021年中国市场移动用户规模呈现整体增长趋势。2017年三大运营商移动用户数为14.21亿,2021年三大运营商总规模为16.46亿,五年复合增长率为3.74%。
手机市场出货量下滑有几个原因:1。智能手机普及率高。智能手机已经越来越普及,拥有智能手机的人也越来越多,普及率已经很高。所以升级需求不再强烈,出货量下降是必然结果。2.产品同质化严重。目前智能手机同质化严重,新机型功能基本相同,创新性和吸引力较低,用户升级意愿相对减弱。3.生命周期延长。智能手机使用寿命长,一部手机可以用23年甚至更久。
推迟购买新手机。这直接导致了出货量的下降。4.价格涨得太快了。智能手机价格上涨很快,配置更强的旗舰机也在4000元以上。价格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消费需求,阻碍了出货量的增长。5.缺乏应用创新。智能手机应用创新乏力,难以推出全新的、超受欢迎的应用,无法带来换机潮流。应用体验的提升无法支持智能手机功能的更新需求。6.宏观经济下滑。
随着互联网的日益普及和手机厂商竞争的加剧,手机市场的出货量正在经历前所未有的下滑。IDC最新数据显示,2023年全球手机市场出货量下降了1.2%,这是自2012年以来全球手机市场首次出现负增长。在中国,手机市场的衰落更为明显。2023年第三季度,中国手机市场出货量同比下降6.4%。那么,为什么手机卖不出去呢?
在中国,智能手机普及率已经达到80%以上,前三季度智能手机出货量为3.63亿部,同比下降6.4%。所以有一种“过年大家都买房”的感觉。消费者已经有足够多的手机,足够多的手机品牌,足够多的手机功能。没有需求,只有购买需求。用户购买新手机的需求远没有以前迫切。再加上智能手机寿命越来越长,普及度越来越高,导致整个手机市场没有新的增长点。
10、致手机行业的人是什么意思致手机行业的人,是向从事手机行业的人致敬。随着中国智能手机市场的逐渐饱和,市场增长放缓,ICT研究院数据显示,受全球公共卫生事件影响,全球消费减少,中国智能手机出货量大幅减少,仅为2.96亿部,同比下降20.4%。最新数据显示,2021年9月,中国智能手机出货量为2.43亿部,整体来看,我国智能手机普及率已经达到95%以上(2021年9月普及率达到97.2%),市场需求主要是设备更新,其中大量的更新需求是由新机型和各种新产品带动的。